背景故事
游戏模式
机体合成
副官资料
战场一览
新手指南
机体资料
机体强化
任务解析
扭蛋商城
游戏特点
机体技能
设计合成
道具资料
军阶一览
动画资料
原作机体
相关文献
精美图库
周边手办
人物资料
历史资料
在线动画
音乐欣赏
COSPLAY
综合经验
心情故事
敢达**
文章投稿
敢达论坛
玩家交流
原创小说
游戏截图
截图上传
客户端下载
相关作品
游戏信息
·游戏名称: SD敢达OL
·游戏类型: 在线3D动作射击
·游戏状态: 12月18日公测
·研发公司: BANDAI KOREA
·运营公司: 久游网
·官方网站: 点击进入
·专区编辑: 气囊
·美工: 伊恒
敢达文库

强袭型机动战士发展史及相关讨论
作者/来源:捷多

敢达文库

作者/来源:捷多

“强袭行机动战士”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吉翁在一年战争末期的名机 “ケソプファ-”。此机当时是在吉翁为挽回战局开发的高性能MS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依仗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对敌方据点实施强行突破和打击,然后再压制完后迅速脱离战线。可以说,这种战斗方式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强袭型MS的性能特点和自身的优劣所在。

  所谓“强袭型机动战士”,其最大的与一般通用型或泛用型MS所不同之处在于其具备了一般泛用型MS所不具备的强大火力以及高机动能力。一般强袭型MS的基本武装配备已十分强大。就拿上面提到的ケソプファ-来说,其武器是两支360MM的火箭炮和两支大型散弹枪,并配有榴弹发射器和地雷鞭及光束军刀。在当时即使象MS-09ドム或是MS-14ゲルググ也无法达到这种火力的。而在机动性方面,ケソプファ-全身都配置着姿态控制燃烧器,并安装了大功率的助推器。无论从行动的灵活性还是机体本身移动的速度都是相当高的。在它进行战斗时,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单机突入敌群中,并将身上的武器一起打开,然后瞬间离去。

  当然,有矛必有盾,ケソプファ-的这种设计缺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即战既退的一击脱离法尽管有效,但要机体如此的处于高消耗状态的运动下其推进剂和弹药的储量是很快就会用完。再者强袭型MS的零件和引擎的负荷也要比一般的泛用型MS要大得多,再加上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榨出速度上的优势,装甲的覆盖率也没有一般的泛用型高(尽量减轻重量)。所以不可能长时间持续稳定作战和大量生产是它的不足所在。

  说了这么多,也就是为说明,强袭型MS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决定了其特征:强火力,高机动,携带量大,作战时间短,消耗大,价格昂贵,装甲覆盖率低,维修困难。

  纵观整个一年战争,其实不难发现,在ケソプファ-出现之前吉翁也有一些泛用型MS呈现强袭型机动战士的特性的。在这里首推MS-09ドム和MS-06FZザクII改。为什么要选这两台机子呢?先从MS-09ドム来说。MS-09ドム是茨玛德(ツィマッド)公司开发的原用于陆战用的MS,后来为了填补次期主力量产机的空白又将其进行改造繁衍出了MS-09Rリックドム。在此之前,茨玛德(ツィマッド)公司似乎没有开发出能和吉翁另一个著名厂商吉奥尼克(ジオニック社)媲美的量产型MS。这个公司似乎是一直以MA为主要开发对象的。而MS-09ドム的推出可以说是很明显的带有MA的影子的。一,火力大。360MM的火箭炮就已经是常规配置武器:二,机动性强。脚部的“热核喷射引擎”使机体可垂直升降,一举克服了扎古在陆地上移动速度慢和对各种地形适应性难以兼顾的缺点。三,装甲坚固。在一年战争中MS-09ドム无论从体型还是装甲都可以在当时划入重型MS的范围了。在之前的MS-06FザクII仅仅算是中型MS而已。这些,使得MS-09ドム从一开始就有了强袭型MS的影子。自身火力突出,但消耗大(360MM的火箭炮装弹数是5+1发,再加上身上的备用弹夹总数不超过30发炮弹);机动性强,在MS-14出现前几乎没有量产机能与之相比,而且在陆地上的适应性是即使MS-14也难以将之比下去的。

  而其中的衍生机MS-09F/TROPドム.トロ-ペソ更是几乎达到了强袭型MS的地步。自身携带武器是以往量产MS所没有出现过的。除了火箭炮外,还加入了一次性使用的榴弹发射器和90MM机关枪,全身也布满了备用弹夹。而本身为了适应局部战的需要,强调了单机在沙漠环境下的独立生存能力。集约化的装甲和防尘装置的导入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办法,但同时特符合了强袭击型MS独立作战的能力要求和装甲集中配置的要求(即在不减轻装甲厚度的情况下对装甲的分布作重点设置,保护最重要的地方,放弃或轻视非致命和分布较散的地方)。具有MS-09F/TROPドム.トロ-ペソ那惊人的运动性,单机冲入敌群先以反MS火箭炮作中距离支援攻击,在近距离接近敌人后再配以90MM机关枪扫射和热能光剑打击进行最后的压制。整个过程都是处于高速度的战斗状态的,而且全身的武器都能一次使用上,和强袭行MS的作战方式完全吻合。

  而MS-06FZザクII改,是吉翁的MS生产改进方案“统合整备计划”的产物。本身因为能与新型机的零件同用,故提高了性能。尽管此机没有MS-09ドム那较突出的强袭型MS的特征,但为了适应大型化助推器而增加了的推进剂的装载量仍无法抵消消耗过大的特征与强袭型MS为获得高机动能力而消耗增大减少战斗时间这点却是非常吻合的。

  一年战争结束后,一直到0087年,奥古、提坦斯、阿克西斯三方几乎都没有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强袭型MS。尽管曾有人指出,THE.O和卡碧尼可以算作强袭型MS,理由是THE.O除了是重型MS外,全身也具备了姿态调节喷嘴,这点与强袭型MS为增加运动性而设置姿态调节喷嘴是相同的;而卡碧尼则是因为其主要武器是“ファソネル”,而这武器消耗量是很大的,并且用完后卡碧尼攻击力就会大减,再者卡碧尼装甲也比较薄弱。但必须指出的是,以上两机都不能算是强袭型MS。THE.O尽管是重型MS,但自身具备长时间作战能力,姿态调节喷嘴不过是为了抵消本身的重装甲带来的重量罢了,武器也是常规化的,消耗也不大。而卡碧尼的ファソネル尽管消耗大,但由于可以选择性的决定其一次使用量的大小,并且本身的推进剂消耗也是很普通,至于装甲薄弱,其本身并非是由于覆盖率的问题造成,而且也不是为增加速度而减轻装甲,所以两者都不算是真正的强袭击型MS。

  在克里谱斯战争结束后,强袭型MS迎来了它的春天。因为在克里谱斯战争过程中,双方的技术人员都看到了新型MS的发展方向。过去的泛用型MS已经无法在突出的强火力,高机动,厚装甲的MS面前占到优势了。由于战场环境的单一化,已无需再生产适应性强的泛用性MS,而作为评价机动战士优劣的三个条件:火力,机动性,装甲已经被放到最前面来。尽管要在这三方面都能集中在一架MS身上是有一定代价的(强火力和高机动表示着MS本身的消耗量剧增,而且故障的发生率和技术上的难度也会增加。而装甲的厚度增加也必定带来体积和重量的增加,这无疑又给机体的运动性和能源的消耗又加了一层霜)但在那个时期,没有缺点的MS就等于没有优点的MS,与其为了综合性能上的完美而在战场上一出现就给人家的强力攻击给瞬间抹杀掉倒不入牺牲全面性而增加自己自身的优势。毕竟0087年还没有0123~0153年那样的小型化高出力引擎、光子盾牌、V.S.B.A小型的超强力光束炮等可以将综合性能和自身优势调和的产物。

  在这个时代,最具时代意义的就是ZZ高达了。它是U.C年代里真正的第一部强袭型高达,也可以说是高达正史上的最后一部强袭型MS。它的诞生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时局性,也是畸形发展的产物。由于当时奥古在克里谱斯战争中元气大损,而此时阿克西斯已开始对地球圈进行正面的侵略,可联邦偏偏又刚好在经历完提坦斯的动乱和清扫其残党的阶段,也没有实质的力量去与阿克西斯抗衡。抗击阿克西斯的重担几乎全落在了奥古的头上,这对于一个依赖民间企业来支持的军事组织而言其负担是相当沉重的。此时,奥古就必须要考虑如何在以最少的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应付阿克西斯了。在之前的克里谱斯战争中,奥古高层看到了NT驾驶员的威力(卡缪、克瓦特罗、阿姆罗)和Z高达作为综合性泛用型机动战士在设计理念上的不足,于是就作出了要以突出火力,机动性,装甲这三点来开发的新型NT专用MS。力求单机即可批敌数个中队的敌方MS,并必需由经过挑选的高素质NT驾驶员操纵,并以此进行下一代的量产型MS的探索和开发。

  其实从一开始,也许连奥古本身都没有强袭型MS着个概念。或者说就连联邦都没有这种想法。但事实的矛盾却非常巧合的做到了这点。奥古高层一味的对阿纳海姆的研究人员提出要尽量的提高再提高新高达的火力,这种接近变态的追求令AE的研究人员很头疼:原来的Z高达尽管火力有所欠缺,但综合性能和潜在力是相当高的。其变形能力也符合迅速抵达战场并在任务完成后又即时脱离,而且作为巡航的价值也不可忽视。作为Z计划的延续,ZZ高达是肯定要继承下来的。然而强火力和强机动的要求本身对于机体的引擎要求就相当,并且大型武器的搭载也必不可少。这样就要考虑机体本身综合的重量和各个部位的结构了。而更要命的是,在装甲上的要求真的很难完全达到,而且也是ZZ高达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本来ZZ高达采取的是三段分离组合系统,中间的核心**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驾驶员的生命,节约奥古的人力的一个作用之一。但这样必定会造成比Z高达更复杂的变形结构。本来变形时的空隙就是死穴,要避免它就只能提高变形的速度和变形的简洁化。简洁化这一点ZZ高达是肯定做不到的了,那么只好提高它变形的速度。尽管最后是成功的做到了这点,但ZZ高达身上的引擎就一定要增加并要在变形时以相当大的功率来同时开动,无可避免的又使ZZ高达的消耗再次增加。而本身由于复杂变形所造成的系统脆弱除了加剧了维修的困难外,很多必需外露才能实现变形的关节部位也无法用装甲进行很好的覆盖。事实上ZZ高达是属于重型MS的系列的了,其本身的装甲材质和厚度都要比Z高达要好。可惜由于上诉原因覆盖率却很低,仅仅做到了“该保护的地方就保护”的程度。而为了推动重机身的行动,推进剂的消耗也只有进一步加深。最后,到ZZ高达完成出厂时(事实上是战局所迫提前出厂的,很多具体实验和缺陷都没进行完善和改造),设计人员下了定论:火力,机动性和装甲得到成功提高,但消耗过大,维修困难,结构脆弱,不能作长时间的对敌缠斗。就这样,U.C历史上的第一部强袭型高达诞生了。尽管ZZ高达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当时是基本符合了那时战局的需要的。本身的恐龙级的火力就常规配备已优于阿克西斯的MS,再加上优秀的机动性在第一次新吉翁之乱结束时仍然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尽管战斗时间短,也可以在瞬间压制对手,再加上驾驶员捷多.阿西达的优秀NEW TYPE之力,单机就足以应付数个中队,可以说是成功的达到了奥古原来的设想和要求。

  反观阿克西斯方面,在成功实现了ガザ的军用化改造后,在克里谱斯战争中新吉翁的技术人员找到了下一步开发的方向。原来为在最少的人员资金条件下提高战斗能力而首次以大型光束炮来作为量产机的基本配备的思路得以证实是对了。ガザC的手提式光束炮威力强大,比一般联邦制式的来福枪要强很多。回收了的提坦斯MS也表明新一代的MS若没有突出火力和机动性是很难在战斗中占上风的。所以,阿克西斯也将新一代的MS定位在火力,机动性和装甲三方面来作为重点部分。并且充分利用自身对NT的研究优势尝试开发无性繁殖的量产化NT部队所使用的NT专用机体。象AMX-009、AMX-011、AMX-014、AMX-015、NZ-000这些都是属于重型强火力,强装甲和高机动的产物。尽管其中并没有完全达到这三个指标的,但至少能在两方面实现。最难能可贵的是,不少还参加了实战并投入到量产中,而且最基本的配备武器也是手提光束炮甚至是盾式米加粒子炮。比起同一时期的卡拉巴的GMⅢ不知道要强几倍。即使是象Z-PLUS这样成功量产的MS,也未能象阿克西斯的机体那样能完全突破过去的设计思路来实现新的发展。这里也再次看出吉翁作为MS的始祖在MS的设计开发上的实力。

  可惜的是,尽管取得了如此的成果,强袭型机动战士的弱点仍然无法消除。ZZ高达虽然最后以全装甲来提高自身的装甲覆盖率,并再增设了更多的武器,还成功的实现了在重装甲下机动性不减的要求。可是消耗的问题始终无法得以有效解决。维护困难的现象也没得到好转。而阿克西斯方面就更成问题了。一味的追求火力的装甲造成很多机体机动性明显下降,甚至不少原型机还比不上量产机。同时,在进入地球后宇宙用的机体适应性也大减,甚至出现了要用回一年战争中的旧武器的情形。同时,机体本身又要强火力又要高机动又要浮游炮又要重装甲还要I-FIELD,结果造出了个超过50米的クィソ.マソサ这样的怪物。类似的MS不仅资金消耗大,作战用途狭窄,而且适用性底,更无法量产。最后,到0093年时,无论是联邦还是新吉翁都重新将设计思路定在高性能泛用性MS上了,而随着新性小性化技术的诞生,强袭型MS也走完了它短暂的发展路程。




相关讨论




捷多:还有,GP04确实是强袭机体,不过由于没有确实出现过,所以我也没有打算把它列进去,而AGX04在改装后其实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强袭机,只能说是强袭机的变异型。




基连: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就是加装辅助用完即弃的装备,例如AGX-04和GP-04G的鞋室推进器,在燃料耗完之前可以使速度大大提升,耗按就丢掉,减轻机体重量。

我这样想,要速度就装大型喷射背包,或者索性学S高达不要脚。武器全是一次性大面积杀伤武器,备有1-2种长时间作战用的武器就可以了。由于是附加的推进器,所以不会象18E那样消耗奇大,本体的推进剂是抛弃掉附加装备后才使用的。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持MS的持久能力。




JR:GP-04G不能算强袭性MS,因为火力就首先够不上强袭要求,他的开发思路准确的说是一击脱离为主眼,虽然强袭性MS也是一击脱离,但是它们是真正的“一击”,一次就把弹药倾泄完了,而GP-04G的一击脱离是利用高机动,打完就跑,但是消耗不见得很大,它可以进行多次进行“一击脱离”,而为了配合他的多次“一击脱离”,设计人员为它加上了助推槽(鞋室系统同),以延长作战时间,而强袭性MS不是非常需要这点,因为弹药消耗可能要比推进剂快………………

GP-04G也是因为这点能力GP-01Fb就能达到而让联邦军放弃了。GP计划里二号机倒是有点强袭的味道,不过它是用于战略打击的………………




捷多:从现有资料看,GP-04好象有两种兵装。一种是普通的光束莱福枪,另一种是大功率的光束步枪。后者应该才是强袭形态,也是最早期的设定。而要定位强袭机的标准,最好从其本身到底有没有突出于当时机体的性能,尤其是机动性、加速度、火力这些。

还有,一战即脱的一般就是强袭机了。瞬间以压倒性火力制压对手,这样的做法消耗是一定大的。而且瞬间加速度对引擎的损耗和推进剂的消耗都十分厉害。真的能不回舰补给就再回击的基本不多。或者说没有……

我之所以说AGX-04不是是因为这部机体至少在火力上不算是压倒性的。而GP02我觉得不属于这个范围。那是战略武器,不是象强袭型MS那样作为局部战术用机,要从使用方式上去辨别。




晨星: GP-02A本身并没有过于突出的性能,对于同期的高级MS(如GP-01)来说可能装甲比较厚而已。而且火力过于单一,功能其实只相当于一台核弹发射机,本身突破能力不足。

我认为强袭型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足够的突破能力。强袭的目的是什么?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强行袭击,那应该是以各种方法强行突破防线深入到目标内部再进行压制性攻击然后再跑。这样的话不单是对目标攻击需要大火力(其实在这点上要看目标以及任务的性质),而在前后两次突破更需要强大火力支持。优秀的机动性也是必须的。反而持续性强弱不是重要特征——应该说这是一个普遍弱点。

所以强袭的重点应该在于“突破”二字上,凡是用于单机突破防线攻击纵深目标的机体都能称为强袭型。举个不恰当的例子,W五机都该算是强袭的机体,但本质属性却有很大区别(当然这只是比喻,W的机体不能过多讨论)。




JR:二号机本身似乎是弱了点,但是GP计划里的确称二号机为“强袭用MS”,而且以前也讨论过二号机的潜力,GP-02B就是一个很好的强袭改造的例子。

四号机(含红色角马)、GM轻装型等的确也可以归类为强袭型MS,但是它们和MS-18E、ZZ-FA这些极端最求火力的强袭型MS不同,称它们为泛用型强袭MS更合适一点,因为它们的平衡性相对较好(特别是四号机)。

那么宇宙世纪第一台有强袭味道的MS就应该是RGM-79L了,同时再一次证明了,联邦军对MS的战术运用面改进要比吉恩军早得多……………………




捷多:首先,关于2号机的所谓强袭性那是最原始的设计理念上的想法,但实际上由于联邦对类似DOM这样的重型MS的不信任,最后的定位里其实GP-02还是属于战术性核打击武器才是最妥当,尽管GP-02A有很好的加速度和回转性,但它本身不具备优秀的压制火力和格斗战能力,不能说它是强袭机。至于说什么GP02B的那是另外一回事,至少GP02A不是强袭机是事实。

还有,不存在所谓“泛用性强袭机”的概念。本身强袭型机体是注重火力、机动性(后期的发展型也开始考虑到装甲的问题。这里要具体说明的是,0088里很多阿克西斯的MS不能说是强袭型机体,但也不是凡用型MS,而是属于重火力大型MS。但其设计理念是由强型机体那里继承和发展的),也就是说,强袭型MS是为了追求某一方面的优势而放弃综合能力(地形的适应性,战斗的持续性,机械的维修整备,资源的消耗,出击的效率性等)。因为这是瓶颈问题(这里是判断的关键)要在没有完全解决大功率发动机等问题时,要有突出于普通MS的优势就要有所牺牲其他方面。这样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本身世上决没有万能的强力兵器,不同的设计都是针对不同的战争需要和配合。

其次,象GML(就是轻装型GM)和红色角马这些充其量是高机动型MS,不是强袭型MS。GM轻装型我在这里不多说了,联盟资料里基本很清楚,我大概解释一下
象GM-L这样的MS并没有特别的用消耗和出力都极大的引擎和发电机,而是通过减轻重量来实现高机动化,本身武器也不具备特别的压倒性。红色角马也是通过鞋式推进器来实现高机动和高加速。但是上面说的两者没有强袭型的绝对突破压制能力,也不属于那种同时使用全身武器来压制对方的机体。两者和MS06R一样属于高机动性而已

最后要说一下的就是,强袭型MS决非不重视装甲的防护性,而是为求尽量减轻重量而放弃装甲对MS的覆盖率。事实上象MS-18E这样的MS其关键的驾驶仓、动力部分都是装甲很坚固的。而相对没有那么重要的关节等部分就只能忽略(不是真的不重要,而是要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就要考虑舍弃那些非致命的部分)。




f99:个人认为是强袭型MS必须有较高的速度和综合能力。打个比方:F97其实不算是一部优秀的强袭型机体,其机动性高、近身格斗战能力强劲,但是其缺乏远程攻击能力,这点对于强袭型MS来说是不利的。

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足球员在突破对方防守的时候不仅需要较强的个人能力,还需要好的速度、好的与队友配合的能力。这点移植到强袭型MS身上就变成了“需要高近身战能力、高机动性与高火力”。




晨星:楼主对强袭型机体的作用定义是这样:其主要作用是依仗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对敌方据点实施强行突破和打击,然后再压制完后迅速脱离战线。

而我对强袭型的特点概括是这样:强袭型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足够的突破能力。强袭的目的是什么?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强行袭击,那应该是以各种方法强行突破防线深入到目标内部再进行压制性攻击然后再跑。这样的话不单是对目标攻击需要大火力(其实在这点上要看目标以及任务的性质),而在前后两次突破更需要强大火力支持。优秀的机动性也是必须的。反而持续性强弱不是重要特征——应该说这是一个普遍弱点。

看看机体性能,最基本的性能不外火力、机动性、装甲(包括强度和布置)、持续性、泛用性、操作性、平衡性这几点(漏了或不同意欢迎指出)。那实际在战场上光看“战斗”本身,直接要求的就是火力机动性和装甲三点。作为强袭机体,从用途看来面临的战斗环境起码有这几点:一对多或少对多的战斗,并不需要完全歼灭但必须比较完整的快速突破防线;有一次性摧毁或重创目标的能力;迅速脱离回归。特别是第一点,在突破防线上对机体的要求应该是最高的,这样的战斗可以说什么情况都会发生,对火力和机动性的要求必须是最高级别的——其他任何种类都很难会有这么高的需求,而对强袭机体来说永远没有过分高的火力和机动性而言。再者,要完成这么艰苦的任务机体的装甲也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那么,追求火力、机动性、装甲的最高极限就是是当时科技的最颠峰结晶。当然了不可能有完美的机体,这样过分追求机体的直接战斗性能,对其他性能的特别是持续力和平衡性的影响就很大了。

说到火力,我并没有说一定需要大量多种的武器。比如上面那帖我就说了,从强袭的用途和特点来看,W五机都应该算作强袭型(持续力我们不说……),但武器大部分都很单一。它们的武器要不就是大范围的杀伤(武器本身威力强)要不就是点突破能力强(机体性能强)。但在UC年代要做出比对方强大这么多的机体似乎不太可能,而武器也很难有如此夸张的威力和效果,那增加武器的种类以适应战场的各种要求以及增加携带量满足大量的消耗也是正常的发展趋势。

正如楼主所说,ZZ是历史上唯一一台真正的强袭MS,而ZZ完全符合上面的叙述。当然,后世的万能型MS则另当别论,以上讨论是基于当时泛用性以及专用性MS为主的年代。




f99:F90有强攻型,V2也有V2强攻者,这两种MS不算强袭型吗?说个年代早点的:RX-105和牛高实际上也算是强袭型MS,所以捷多长官有一点纰漏。





晨星:都不能算。F90和V的是通过变换装备达到强袭的效果,机体本身并不是强袭机体,只能说是万能型的机体。CRAZY GUNDAM和NU就更加不是,它们分类该是大型的泛用型机体。




捷多:楼上正解。象F90那样的机体只能说其具备强袭的能力,但不是强袭型MS。就象S高达那样,“通过换装达到多用途的性能”。




整备班长·甲:所以,鬼认为,京宝梵才是真正的“纯种强袭MS”。其他的,只是“有强袭倾向MS”或“在具有强袭能力的同时兼顾其他能力的MS”~~~




free bee:一般来说,强袭型是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有明确使用目的的,就是能够单机或少量机强行突破敌防线,对目标进行有效打击的。所以在技术实力相同的情况下,只能减弱某方面的性能,以提高其它方面的性能。比如说斗士,就是牺牲了作战时间,操作性(开它的那个是特务部队的吧,算的上是王牌了吧)等换来了高速高火力。注意,我说是在技术实力相同的情况下才如此!就是说如果把斗士的优点都补到缺点上,可能它只会成为一台性能平庸的机体,和GM打个平手吧``

我的意思就是,讨论高达是不是强袭用的根本就没意思(是指大部分的高达,不包括本身就是强袭用的ZZ等和能换装的F系,V系)。因为高达通常都是在当时最强的机体(08小队例外),所以就算它本身不是设计用来强袭的,只要使用合理,还是可以这么用的。RX782就是一个例子,它具备了光束枪,活动性和适应性又好,完全可以用作强袭用的。所以大部分的高达只能称之为高性能泛用原形机。




晨星:ZZ的机动性比Z高,无论加速度和制御喷口数目都是ZZ占优。重量只是相差几吨,不到10%,但推力相差了一大截。ZZ除了持久力外所有性能都明显高于Z。而ZZ-FA则更进一层,复习设定吧,ZZ-FA的附加装甲是做到了“不减弱机动性而提高了装甲覆盖率和防护性能”的。所以ZZ-FA——FA-010S才是完美状态的ZZ GUNDAM。不要看着游戏来说设定。另分清楚FAZZ和ZZ-FA。小型化之后的MS应该都是趋向于万能型,F91也是这样,只能说这些万能型机体通过换装甚至本身就具备强袭的能力,但是机体却不是以强袭为目的制造的。




Psyche:强袭型ms在作战中应该是对固定目标的强行攻击而使用(固定并非指目标不动)
比如奇袭对方旗舰、要塞、工厂等等。由于是奇袭,所以常常是以单机或小分队作攻击,在战斗中极力避免与敌方ms交手(突袭alex是例外,因为alex本来就是突袭目标)。出于这种目的而研发的ms,一般使用推力很强的背包并具有很强的续航力,机动性非常突出,使用针对具体目标而配置的武器(如链式炸弹),充分体现“长途奔袭,一击则离”的特点。

rgz91在hws模式下实际上是一种重装**,没有ms战的能力,所以我认为rgz91充分体现了强袭的特点,在cca中使用与攻击axis也很明显。至于zz(包括zzfa和法兹),不具备这种特点,应归入火力支援类ms(类似于gm cannon)




无逻辑电路:首先你对强袭型的定义和文章里面的完全不一样。杰多的文里没有把续航力作为强袭型MS的特点之一的意思,而且他定义中的强袭型MS也没有要在战术上特意避开MS战。既然发在这个讨论串里,却又对“默认”的强袭型MS定义有所分歧,似乎就应该先把这个讨论好,再进行你的分类,以免得引起混淆。




晨星强袭是一种战斗模式,可以由固定机种执行。而奇袭则是一种战术,机体运用上则广泛得多。还是那句话,强袭的战斗强度大要求高,所以对机体质量要求很高。




Psyche:你用zz去强袭sol,我看你保准回不来了。如果用1分队的rgz又会不一样。




justice:强袭MS只需要看两个标准:1、速度:是否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突破敌人防线;2、火力密度:是否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摧毁预定目标。跟什么续航力都没有关系

——谁说ZZ打SOL回不来?就算脑门炮连射两发也就是把电用光,推进燃料可没差。所以ZZ是典型的强袭MS。




snip:ZZ的机动性比Z高?自己去查设定吧..(拜托不要把MS状态ZETA的和MA状态ZZ的相比)。制御喷口数目确是ZZ占优,但是“单单用某一方面的数据就来确定一切,真是……”。ZETA全身的推进器除背部外均为可动,而其主推进器在腿部(其获得高机动性的手段与GP-01FB类似)其可用来进行姿态制御的总推力和推力方向都优于ZZ。




晨星:首先承认错误,MS形态下Z的加速度比ZZ高0.33G。不过制御喷口ZZ是Z的4倍——ZZ有32个而Z有8个。还有一个就是重量,ZZ比Z重6.1吨,占不到10%。至于说到变形后,那Z就远远不是ZZ的对手了(速度)。如果要抓住那18%的加速度差而忽视制御喷口的数量差,的确可以说Z比ZZ的机动性高……然而在局域战斗里,这18%的差异远远比不上制御喷口的效果差异。可以说在对MS战斗里,ZZ的机动性是明显高于Z的。如果有兴趣讨论这个欢迎另开帖子讨论。

说到强袭性能……我还真想不出什么理由ZZ不行。火力不说了,连ZZ的火力都说不行的话,能搬出多少机体?机动性?在局部战斗里ZZ的机动性甚至有NU GUNDAM的水平——加速度相差不到10%,重量相差不到10%,高度还矮一些,制御喷口还多一些。如果这样的机动性也不行,光看机动性也找不到多少机体了。而且说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G堡垒可是很强的。

怎样?火力机动性都完全符合标准,最后最重要一点:ZZ从设计就是以强袭为目的开发的,用途也一直这么使用下来。以楼主的定义,ZZ完全是强袭机体,而且说是唯一的强袭机体也不为过……

话说回来,终于发现受人唾骂的ZZ变形有何用处了——G堡垒状态是一击撤退用的,合共4个MS状态收起来的大推力引擎以及超级背包,绝对有足够的燃料高速撤离战场。




捷多:把加速度和机动性划等号就已经是明显错误……
Z高达的加速度:1.81G
ZZ高达的加速度:2.46G(G堡垒模式下)1.48G(MS模式下)

请问SNIP,maximum thruster acceleration 这句英文你懂不懂?这是引用MAHQ的资料里的话,在1.81G前面。1.81G是指最大加速度!那么我问你,是巡航状态下还是MS状态下加速度能达到最大?不要说你那单单以加速度来衡量机动性是错误的判断方法(你不会告诉我MS比巡航状态下的机动性还低吧?),就是假设你的错误方法是正确的,你的数据也不成立。关于MS的机动性,除了加速度以外,还有包括灵活性(即运动性)在内很多其他的因素的。而且后者才是决定MS战的最关键因素。

再加一句,Psyche,你老是拿S高达的标准来衡量,我还想问你,请问最早灌以强袭MS名字的是什么?是MS-18E!是用来MS战的!什么叫做强袭MS不是用来对MS的?强袭培森的那个任务完全是一个特殊情况。而且前面多位朋友已经说了S高达是多功能MS,不是强袭型MS。那个BST不过是其中一个形态而已。强袭性MS可以瞬间打开所有武器,S可以吗?ZZ就能。




Psyche:z的肢体活动性很高,所以固定在脚步的推进器能够起到极好的姿势调节作用,不需要太多的喷嘴,zz就不同,机体体积很大且肢体活动范围小,必须安装很多姿势调节喷嘴。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安装了100个喷嘴的铁球先生rb79又能如何呢?z能够单机突入大气层而zz不能(见原作),足以说明两者在ma模式下飞行能力的差距。

关于强袭ms,我不赞同楼主的观点。在战场上突入敌阵,大鸣大放,然后扯呼,这种事情过去没有过,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除非是寻死,否则战场上不会有人主动寻求一对十或一对20的局面(ma又另当别论),你玩游戏时(比如mw4里面被10台30t机体围攻的madcatmk2)如果被10个人围攻,就算你火力再强又能如何,只要那十个人想着“干死你干死你干死你”,你就被干死了,再说zz并没有超群的移动力,受了损就跑不掉了(你别说分身合体,说了就是超级系)

楼主的强袭,只适用于ma级的机体,对于ms来说,大家的机体都只有量的区别,不存在一对十的可能(而且你的观点中有一次性打出全部武器的观太牵强,有点像特攻。试想一下,如果zz来了,敌人还会聚在一块挨你的无差别进攻吗?肯定是四散开拉开距离来围攻你了,不要把敌人当作靶子)。总之如果用zz来执行你的那种强袭,强袭即特攻。

我不想再阐述我的观点了,利用速度打来回战在宇宙战中会是非常重要的战术(当然常常有来无回,但总比荆柯刺秦好多了),由于宇宙中没有阻力,机体速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和机体性能的无关性,只要飞的巧(如夏亚),与敌机产生了超过20km/s的速度差,很容易突破,但这又必须对航程有所要求,像bws,g defenser,还有s的burster模式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案,而想要通过机体自身机动灵活来求生存往往是不可取的。




晨星:首先,请说明为什么“ZZ的肢体活动性比Z差”。不要说模型,那种说法站不住脚,80年代的RX-78模型肢体活动性比起PG的来差了不少,所以这只是模型的技术问题。反倒以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外观看上去似乎活动范围不大,但实际也可以做到很大的活动,这只是设计上的问题而已,光凭外观判断是没道理的。然后,手脚的挥动只是AMBAC机动。AMBAC机动是“辅助性质的”,必须配合喷口一起使用,否则重心无法移动,除了极近身的肉搏外AMBAC机动的作用并非十分明显,反而是喷口占重要地位。再之后就是重量,给你看数据了,ZZ和Z相差不到10%的重量,而ZZ的重主要在于背包,那么肢体实际是没差多少,说体积也没大多少,看看高度和比例就知道,觉得大只是造型的问题而已。这样对肢体活动的影响并没有多少差异。最后就是MA状态。以突入大气层来证明飞行能力实在不恰当。RX-78的飞行能力会比G堡垒强?这个只是飞行原理和构造的问题,和飞行能力毫无关系。大气内一样都是烂飞机,即使Z的WAVE RIDER飞的比G堡垒好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宇宙里则不用想了,从绝对加速度和喷口数就可以知道。

关于强袭的问题,看来是基本观念的差异了。什么叫强袭留给楼主去说明,我只是说,ZZ单机或少数机对抗多数机是常事,而ZZ对于同期的机体也是有质的差距,设计开发思路也是以强袭为目的。从AEUG的战斗方针到机体的开发目的一直到实际战斗的应用都是强袭。

还有就是你把突破防线看的太简单了……敌人不是呆呆站着拉成一条线就叫防线。退一步说即使是速度差冲过去又怎样?露出背后给人捅吗?利用速度突破要不就是有极高的加速度(S BST),要不就是绕过去,前者灵格斯之类的机体根本都做不到,后者那是叫偷袭了。强袭里火力的要求比速度高得多。




整备班长·甲:1。Z能突入大气层并不是飞行性能上的原因,而是因为Z的MA形态的底部涂有特殊的抗热涂层。如果ZZ也涂有相同的涂层,并且可以解决机体内众多附加装备的抗热能力问题,以及突入后降落的问题。。。。。。ZZ也可以突入大气层~

2。在战场上突入敌阵,大鸣大放,然后扯呼,这种事情过去没有过,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鬼的看法正与你相反:“这种事情过去有过,现在有,将来也会有”。早在罗马与迦太基的战争中,迦太基人就采用过装满“希腊火”的快速战舰冲入敌阵大肆纵火扰乱敌阵的战术;波斯也有臂套飞环手持钢锤的突击骑兵,专门用于冲入敌阵投掷飞环并锤击敌人~~;二战时的高空截击机的设计思想就是强袭战斗机----冒着重型轰炸机群与护卫战斗机的自卫火力冲入重型轰炸机群中,尽情喷洒火力,然后脱离~~;。。。。。

3。用1个人去进攻100个人,并不是让他与100个人开战啊~~~~~~破坏敌人的战术意图,扰乱敌人的队列,打击敌人的士气,摧残敌人的心理。。。。。。零星的运用,这叫做“骚扰”;大规模战斗中的运用,这叫做“强袭作战”!

4。强袭作战并非是宇宙战斗的主要模式,它通常是正攻做战的组成部分。因此,强袭作战的战术目标远比战果来得重要~




ZICKZION:强袭的概念什么比较重要呢?机动性?速度?防御力?火力?个人觉得本身强袭最佳的典范就是中世纪的重装骑士(这家伙又来了),机动力和速度取一般水平甚至低于正常人的水平,防御力和攻击力则达到极点(防御力不用说了吧,武器方面从冲击长矛到近战晨星上马能突下马能战,注意,我这里的中世纪不是后期的乌龟)。所以,就强袭来说,速度和机动力甚至防御力都是其次的,只有攻击力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谬误,还是来个范例说明吧,能否突入大气层决定飞行性能,那么估计航天飞机奋进号现在就是美国空军的战斗机主力了。




晨星:同意火力是第一重点。但在MS战中的强袭可能机动性就要比防御力更重要了。因为在格里普斯战争时期光束武器大量使用,对一般MS可以说接近中了就完蛋的地步。即使不是命中要害也够废了战斗力了。所以与其增加防御不如增加机动。事实证明从MS-18E开始的强袭机体就是按火力、机动、防御的顺序排序了(ZZ的对光束防御力……只能说因为它是恐龙是怪物)。但是机动性的要求也就是在于对MS战斗中能比对方好足够形成防御效果就可以了,从这个意义上看强袭MS的机动能力主要重点还是在于防御性而不是攻击性上。那是否可看作“大幅强化攻击和防御”的一种变异?




ZICKZION:反正机动力和速度与防御力在强袭型MS中的比重都是因应时代科技的进步而定,也因应MS本身的设计要求而定。反正攻击力至上是强袭型MS的必要条件就是了,有没有必要加上个高度的泛用性呢?值得参考……值得参考……




Psyche:二战中的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马力不足,所以最重要的作战优势就是高度。宇宙作战由于没有阻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速度(速度对于双方是一样的,关键在于打对方的光屁股,措手不及)。

你说(楼上的某位)扰乱敌人的部署,那一定要有极高的机动力(如gp04,勇士),zz显然并不是高机动型的机体(这点无需多论,既然不是开发重点,自然也就不会非常出色,类比01和02,牛和撒杂比,zz相对于z来说算是重的,又是同批的机体,技术水准上不会拉开,从z和rgz的表现来看,至少白兵战的敏捷度非常高,空载时z也比zz轻上很多,毕竟zz的结构更庞大),很大程度上是无法执行扰乱的任务的。
再说了,如果zz的机动性超群的话,那么取消了合体变形的fazz如果卸下装甲,那么机动性就更好了.......讲不通的。

不要忘了,在战场上显山露水就是死路一条,如果打df一个人端着m249冲在前面,虽然他杀的人可能最多,但死的肯定最惨(水平相当的话),拿机枪的还是在山顶上凉快着最有效了。

楼主的强袭主要还是指混战中的无差别攻击吧,zz的确算是这种机体,kempfer也是。但zz和kempfer是有很大区别的(在系列机体中的排位zz最大而18只比17大,开发目的上就有很大区别),kempfer只是削弱装甲提高机动力和搭载量的ms,综合最多只能和勇士相当,而zz则很强.....

我的观点和楼主的观点区别很大,不过大家心平气和的看一下也是很不错的。

最后帮regz说两句好话,其实蝗虫只是没有打得过sazabi和jagd doga(其实小马还是用的不错还打退了一架),实际性能还是非常高的,远高于杰钢和基拉得卡,作为量产机已经不错了。




晨星:首先,说空载重量的差别是没意义的,打仗是空机上场还是全备上场?然后,ZZ空机只比Z重上4吨多,哪里来Z比ZZ轻上很多?近战性能也没听说Z比ZZ的好。发电机是干吗的?提供机体活动的能力的。ZZ发电机功率是Z的3倍以上,除了武器威力大之外机体本身的力量也大很多,力量大意味着肢体运动的速度快,这么简单的推论谁都能想到吧?总不会ZZ的7000多KW电力不用武器的时候就全发热去了吧?我们一直强调,强袭最重要是火力,然后就是机动性,谁说机动性不是开发重点了?一句无须多论就可以不管了吗?

然后,强化的ZZ(MSZ-010S)的确机动性更强,MS状态也比Z强了。这时候无论任何性能都无愧DOUBLE ZETA的名号。ZZ-FA(FA-010S)的设计也是以尽量不降低机体机动性的前提开发的,附加装甲上也有大量的喷口。即使加上全装甲的ZZ-FA机动性也不比ZZ弱。

第三就是,我一直强调的AEUG的战略就是以少数精锐对抗大量敌人,ZZ的开发思路也是这样,实际运用也是这样。你却一再回避这点大谈自己的理论,这合适吗?离开了格里普斯战争用DF的战例来讨论强袭MS,合适吗?

之后就是MS-18E,这个的开发思路和ZZ是类似,你所说的不同只是技术上的差异造成的差别而已。它们都是极力提高攻击力以达到强袭的目的,同时尽量保持其他尤其是机动性的优异。至于你说的系列排位什么的我就不明白意思了,所以无从谈起。

对强袭的观点不同我们无法改变你也不会强迫你接受。但是你不认同不说明你的就一定正确,要不讨论清楚到底谁对谁错,要不继续各执己见。但是从[楼主的强袭主要还是指混战中的无差别攻击吧]这句话看来还是没理解楼主对强袭的解释。强袭的重点在于1、强行突破防线;2、以强大火力摧毁目标。这个和你所说的混战、无差别攻击是毫无关系的。

最后,REGZ的确是好机体,好在其对Z系列的总结,这没人否认。基本性能是联邦里最好的量产机。但它的用途也很明确,是泛用性机体,是不能担任强袭的任务的。机体的设计思路就决定了机体将来的基本用途,这是必然的。没道理设计时候想它是水用机体结果成了空战之王。




捷多:那就让我来回答你的所谓辩解。就你回复的几个问题,我想有必要给出一个强袭型机动战士的概念。原本,我是想,通过上面的文章,大家应该不难理解何为“强袭型机动战士”的,因为如果我单以引用如数学概念般的定义,反到不好理解。

在综合评述强袭型机动战士前,大家请先看《自护公国强袭突击用MS》的其中一段截文:KAMPFER京宝梵早在设计蓝本的时候,已经包括了E型(Einhauen type)强袭突击型态部分,单独作战及突破敌人防线是它的特别之处(kampf亦包括近身作战之意思),因此机身上配置了大推动力引擎,使到京宝梵能在突击成功之后立即离去,迅速能打击敌人的战略据点,装甲方面因为是突击形态,因此防御装甲比一般MS弱,能保护主要地方外,连腰下装甲都放弃,以强化它的移动能力。最后MS-18E京宝梵在六号卫星内的强袭虽然失效,但它的是实战效果十分之好,后来的AE公司与新自护都同样采用了这个概念建成了其他的机体……
(P.S:解释,原文是港译文,里面京宝梵即坎普珐,自护即基翁)

可见,首先强袭型机动战士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强大的战斗力。而强袭型机动战士身上的所有设计,都是为其能具备出众的战斗力而服务的。那么怎样具备强大的战斗力呢?对于MS而言,火力、机动性、装甲是最影响的因素,也是最直接制约MS战斗力大小的因素。无论是我的文章还是上面的引文都提到,强袭型机动战士是具备单独作战和突破敌人防线的能力的。而强袭型机动战士所执行之任务,除了一些破坏性工作外,还可以使对方的主力部队陷入瘫痪和使对方的战斗群混乱而失去有生力量。

可见,强袭型机动战士的战斗强度是很大的,并没有针对某个特定对象。无论是MS、MA还是防御设施,强袭型机动战士都会直接面对它们。过去,在没有出现这一特殊机种之前,能具备如此火力和加速度(注意,不是机动性)的只有MA。而早期的MA基本上还是针对战舰而设计的(MA-06开始才是真正把对MS战的设计也考虑进去)。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MS本身无法达载MA那样的大功率引擎和高出力武器。

但是出于战局的不利因素,基翁军开始研究一切能扭转战局的可行方案(这点和二战后期的德军十分相象)。如何将MA的重火力、高速度和MS的灵活性、适应性融合在一起成了他们考虑的对象之一。就在这样的理念下,强袭型机动战士诞生了。

其实强袭型MS的诞生,是时代的需要,是技术的制约产物。当MS无法将自身的战斗力与维护性、持续性和适应性兼顾的时候,也就是当大功率引擎、大出力武器无法小型化的时候,保全前者就会产生强袭型机动战士。因为,要强大的火力和高机动性,本体一定要有一定的体积去容纳和达载,同时为了形成高机动性,又必须在有限的大背包下减轻重量(因为要大功率的引擎那么体积大的背包是必要的,而推力高的助推器又使推进剂的消耗巨增,此时在机体的重量上必须把这两点首先放在首位。否则,不考虑从自身重量减少的话背包的重量和大出力武器及推进剂的消耗将永远成为一对互相钳制的矛盾)。

从强袭型MS所执行的任务去看,火力、机动性和装甲是最重要的部分。如果要将它们一一排位,首先是火力。因为强袭型MS所面对的,是比自己多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兵力,而自身也有消灭对方主力令其丧失有生力量的任务。所以,在单位时间内强袭型MS必须尽可能最大限度的使用身上的武器。也就是说,强袭型机动战士的武器杀伤效率是十分之高的。其瞬间所造成的攻击强度决非一般MS所能承受。其次,强袭型MS又要有出色的机动性。这其中也包括很好的加速度。所谓“一击即脱”当然不是某人所以然的以为是打一个目标或是击毁某样建筑物就马上逃跑。真那样叫放一枪换个地方。和一击即脱的概念相差甚远。
所谓一击即脱,即以在完成强袭突击之任务后,不再继续与敌方残余部队纠缠,也不与后续部队一起对敌方进行制压。而是完成任务就迅速退出战场。因为此时,出于本身消耗大而且面对数量较多,已经不可能再参与剩余的任务中去。所以必须尽可能离开战场。

所以,强袭型MS对机动性的高要求一方面是从快速突入敌方阵地形成突破效果,同时也是由于必须单机面对大量敌人甚至是对方最强之主力而要有极高的回避命中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在完成摧毁敌方主力或军事目标后在几近消耗待尽前迅速脱离战斗区域。

最后要讲讲装甲了。我在本贴回复一些朋友的疑问时就有说过,强袭型MS不是不注重防护,而是因为强袭型MS的首要任务是破坏。所以有限考虑的是火力和机动性。当装甲的配置与上述两者间产生矛盾时,就要对其进行取舍了。事实上,强袭型MS的关键部位都不弱,象主动力炉,驾驶仓这些决不是常用型MS可比拟的。但次要的如关节等位置,就不得不放弃(从强袭型MS的高机动和驾驶员的素质而言真的能对其造成杀伤的其实不多)。但即便如此,比起就零件的维护、地形的适应等这些强袭型MS几乎是完全不顾忌的东西,装甲还是被列入必须考虑的范围之内的。

综上所述,强袭型机动战士最简明的概念就是:一种具备强大的战斗力,有着比普通机动战士更强的火力、更突出的机动性并有一定程度高防护能力的具备单机面对敌方大量作战单位,以执行摧毁敌方防线,使其作战能力瘫痪,造成混乱后一击脱离用的特种机动战士。

继续正题,那么为什么说0087年末至0088年的MS是继承了强袭型机动战士的设计概念呢?首先,我们要看到,克里谱斯战争和阿克西斯之乱是一个MS发展的过度阶段。这个时代,作战的规模和作战的环境已不似0079一年战争那样场面之宏大,涉及面之广了。基本上,双方是以宇宙战为主。但是里面也出现了过去比较少涉及的大气层内空战。这个时期,新的技术被不断的开发出来。可动骨架直接导致了可变型MS的产生。尼姆合金的出现,更是对MS的火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也为MS的防御和搭载更高出力的引擎提供了渠道。鉴于这些原因,在战场上如何更有效的杀伤对手成了最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过去在0079年,由于材料的相对落后,再加上能量CAP对实弹兵器的补充。可以说是没有这样的问题出现。而现在,在没有在光束兵器出现更具划时代性的V.S.B.R出现前,唯一能提高对尼姆合金破坏力的,只能是高出力的大型光束兵器(浮游炮虽然也是一种选择,但其成熟性是无法与前者比的)。另外,于宇宙中相对于地球简单的环境,如何使MS具备出色的机动性也是必然的。简而言之,过去所必须考虑兼顾的各个方面现在因为环境和战况的变化已慢慢的变为单纯从战斗力提高的层面去考虑了。强袭型MS所提倡之火力、机动性和装甲此时成为所有这个时代MS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ZZ高达,作为可变形MS,其本身原本是为设计成如Z那样的高性能凡用性MS的。但是由于当时的情况所影响,力求最大的战斗力被提到了首位。

最后做出来的ZZ高达,具有中型战舰所搭载之引擎,背包里的大型光束军刀能有效的切割尼姆合金装甲,手里常规武器之一的高能光束枪更是中型战舰主炮之威力。即使不论其头部那能于瞬间消灭敌方一个中队MS的米加粒子炮,单是平时用的武器所达到的杀伤力就已是战舰级的。而不但如此,ZZ高达的武器单位时间内同时打开的能力都很高。光束军刀能在一手持枪的情况下被另一只手取出,也能作为背部火炮使用,背部导弹虽属于扰敌用,但不需要用身体调节位置就可以放出。头部的米加粒子炮也完全不用手去扶持(但在使用时其他武器是无法使用的,主要是身上的电力都必须供应到其身上)。总的来说,ZZ高达的武器设计每个部分都是完整独立,能与身上其他武器同时打开(或相隔极短时间打开)。在单位时间内的火力压制能达到最大。

其次,ZZ高达的机动性具备着在阿克西斯之乱结束后仍高居榜首的位置。看下文
機動力や攻撃力もずば抜けて高く、圧倒的なパワーでネオ;ジオンの繰り出すMS群を撃破している。
此文引自日本ZZ高达专题站。再加上后期ZZ高达的防光束涂层和全装甲,可以说把强袭型MS的三个目标全部达到了。而另一方面,ZZ高达却有着如强袭型MS那样不高的适应性,它不能象Z高达那样突入大气层,无法适应地球复杂的环境,不能长时间作战。但这些是无法掩盖其在当时的作用的。因为综观各方面,就战斗力而言,ZZ高达位具榜首。而Z高达,虽然有着很高的凡用性,但无法装备大出力武器和具备高机动能力(出于变形需要,它和ZZ高达上半身内部几乎是空的,而Z高达却没有ZZ高达那样的大功率背包)而无法再在阿克西斯的新型MS中取得技术上的优势。

说了那么多,就针对Psych的几个回复来说。
一、你的回复大多数是空穴来风,没有任何理论和依据,是想当然的回答。
如“z的肢体活动性很高,所以固定在脚步的推进器能够起到极好的姿势调节作用,不需要太多的喷嘴,zz就不同,机体体积很大且肢体活动范围小,必须安装很多姿势调节喷嘴。大家可以想象,如果安装了100个喷嘴的铁球先生rb79又能如何呢?z能够单机突入大气层而zz不能(见原作),足以说明两者在ma模式下飞行能力的差距”
这句,Z肢体的活动性高你怎么看出来?理由呢?难道ZZ的就不高?而且以机械人的造型特别是象可变MS那样的结构,决不可能也没比要做到把手脚做到可以360度弯曲的程度的。而且我再问你,MS的机动性取决于什么?是大功率的助推器和相当数量且喷射力强劲角度范围广的姿态制御喷嘴!否则不要说在宇宙,即使在大气层内你能用两只脚走也不会比人家用喷射前进的移动方式灵活的。按你的说法,我还是那句:岂不是SAZABI的机动性比你Z高达更小?人家也是重型MS,全重71.20吨比ZZ还重全身28个姿态调节喷嘴啊!而那句“z能够单机突入大气层而zz不能(见原作),足以说明两者在ma模式下飞行能力的差距”就更不知所谓了。Z能单机突入大气层只能说明其有这个能力,充其量说它凡用性高而已,和它的飞行能力有什么关系?正如ZICK说言,航天飞机能上宇宙下地球呢~~不是比战斗机还强?

二、“关于强袭ms,我不赞同楼主的观点。在战场上突入敌阵,大鸣大放,然后扯呼,这种事情过去没有过,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除非是寻死,否则战场上不会有人主动寻求一对十或一对20的局面(ma又另当别论),你玩游戏时(比如mw4里面被10台30t机体围攻的madcatmk2)如果被10个人围攻,就算你火力再强又能如何,只要那十个人想着“干死你干死你干死你”,你就被干死了,再说zz并没有超群的移动力,受了损就跑不掉了(你别说分身合体,说了就是超级系)楼主的强袭,只适用于ma级的机体,对于ms来说,大家的机体都只有量的区别,不存在一对十的可能(而且你的观点中有一次性打出全部武器的观太牵强,有点像特攻。试想一下,如果zz来了,敌人还会聚在一块挨你的无差别进攻吗?肯定是四散开拉开距离来围攻你了,不要把敌人当作靶子)总之如果用zz来执行你的那种强袭,强袭即特攻”

这么说您是想否认强袭型MS的存在了?高桥昌也一部《高达前哨战》强奸了多少高达的机设,你想学学人家?请问你有那个实力吗?你以为强袭型机动战士是房东我提出的?是SUNRISE啊!而且谁说没有在战场上一个人杀进敌群中的?除了鬼的那些例子,二战时,就有盟军用一个营的反坦克炮对德军一部虎王的记录!而德军里那些王牌歼击王就更不用说了。要是大家实力悬殊,有什么不可能?我给你20个人,每人拿把西瓜刀,我开A-10攻击机来打你,你说我会不敢把你煮熟了?更何况,强袭型MS本来就不是为了全灭对手,而是令对手失去有生力量而已。否则,还搞啥一击即脱?都KO了我还逃个P啊?本身象ZZ高达这些就是具备战舰级火力的MS,只是你自己不承认就说人家不成立而已。而后面的那句什么“别人不会聚在一起”,在战场上谁会聚在一起给人打?那还要机动性干嘛?现实中火箭炮打的也不是排好队等杀的猪啊!

三、“我不想再阐述我的观点了,利用速度打来回战在宇宙战中会是非常重要的战术(当然常常又来无回,但总比荆柯刺秦好多了),由于宇宙中没有阻力,机体速度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和机体性能的无关性,只要飞的巧(如夏亚),与敌机产生了超过20km/s的速度差,很容易突破,但这又必须对航程有所要求,像bws,g defenser,还有s的burster模式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案,而想要通过机体自身机动灵活来求生存往往是不可取的。

自相矛盾的观点!既然有进行MS战的任务,单纯的速度有什么用?我在上面说的很明白了,一击即脱不是单为放一枪或着打一个目标而是完成一个任务就离开,即迅速战斗迅速脱离!其含义比你那个广的多!而后面的什么宇宙中与性能无关的话更是放P!我问你,没有那个下身高性能助推器你9.72 G的加速度怎么来的?而且,你认为速度能绝对摆脱防线吗?不要说那个坐在里面的人还能不能活着,机体会不会散架,我给你扔一堆弹幕你老人家就给我冲吧!这么快的速度又如何进行MS战?

>>> 回到顶端 <<<

>>> 回到顶端 <<<